恐怖主义无关宗教 正相反是对信仰的威胁(上)

(泡泡特约)有人这样评价,本届美国大选截至目前为止最大的价值就是,曝光了一堆中国人的愚蠢。似乎毫不夸张。Trump的华人支持者对伊斯兰教的标签化认知和对恐袭成因的错误理解也融入了中文圈的争执,各种怪异的观点层出不穷。虽然曾经写过很多纠正,但事实显示,并没能对舆论场起到明显作用,只好继续重复。

首先,将恐怖主义等同于政治暴力的大屠杀或种族灭绝是不恰当的,因为后者杀害的是整个群体,而恐怖主义杀害的是一小部分,通过他们来影响更广泛的“观众”。纳粹寻求灭绝犹太人、胡图族人寻求灭绝卢旺达人和图西族人,他们试图杀害的正是实际上的“目标”,然而恐怖主义并非完全如此,他们真正的目标是更广泛的人群,杀戮是在传递一个信息给更广泛的群体。再此意义上,被害者只能是恰好成为了受害人。

其次,更简单的误解便是将恐怖主义和宗教挂上因果关系、或者认为恐怖主义是一种“有别于正常人的另类基因”,甚至指称恐怖分子是魔性附体的怪胎……中文舆论中很多。这的确是一些能令自己置身事外的、最便捷的解释,意为:“他们不正常,我们才是正常的,所以我们不会变成他们”。但实际上正相反,恐怖主义不是什么特殊人格或者说与个体特性无关,并不存在“恐怖主义人格”这种东西,恐怖主义行为是环境造成的。

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的兴趣都在恐怖主义集团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上,却较少有人会着眼于微观层次的恐怖主义心理研究,比如他们为什么会被成功招募、他们的动机成因是怎样的?弄清这些将是解决问题的终极方案

恐怖主义负载着价值判断,一个人眼中的“恐怖分子”是另一个人眼中的“自由战士”,这正是恐怖主义集团能招募到如此多追随者的主因之一;对恐怖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令政治心理学中情境论和性情论的区别更加凸显了,最终情境论占据了主导——政治极端主义者和群体总体而言并非精神病患者,虽然他们明显受到为其行为辩护的意识形态的严重驱使,比如被歪曲的宗教教义,是能令他们安心的有效渠道,但并不是令其成为恐怖分子的原因。那一时刻他们设置自己为代理状态了,「为了真主而战」、「受真主引导」,只是一种自我安慰。而心理需求才是根源和主因,却被「反恐」忽视。 

包括911及之后,所有造成比较严重后果的恐袭案,综合一下主犯身世记录就能发现这点,他们都曾经是“普通人”,并且在相关方面存在共性:在自己的国家居住很久但没有获得平等的国民待遇,他们都可以算是社会边缘人,在他们所处的国家里或因社会经济地位低落、或因有色人种而遭到歧视,均对自身处境心怀不满,有的人甚至早已存在丰富的犯罪记录;也有人自小与社会梳理,归属感缺失磨合出对特定群体甚至人类整体的特殊的敌视,于是寻找属于自身血缘的归属、信奉一些原本不相干的宗教诉求、视无差别杀戮的恐怖首脑为“英雄”、曲解最基础人性中的对“我”的成就需求。

然而偏见和被偏见是一种普遍现象,它来源于人类大脑中创建分类的方式、对不安全感的基本反应。也正因此,偏见不可能消除,它就构建在人类的常规反应中。那些声称不会受到偏见影响的人们最多只说出了一半事实——他们能确信不会将自己的偏见付诸实施。很明显这是一个需要意识介入的领域,意识帮人们压制、重构潜意识下的行为反应,并制定其他行为方案。

当普通的歧视被扩大化并且付诸实践的时候就将出现恶性偏见,甚至由此导致种族清洗或种族灭绝(过渡到政治暴力)。因为它经常会涉及身份认同问题,是与归属需求相似的一种“动机”。问题就在这里。以发生在20号的马里劫持案为例,据媒体报道,持枪者要求人质背诵《古兰经》内容,以此区分穆斯林与非穆斯林。这就是一种以极端方式处理的身份认同,它来自于对排斥穆斯林身份的反击。与之对立的另一种寻求身份认同的方式则是意识驱使的,就如曾经MIC的报道:一位穆斯林男子无声地询问路人:“你相信我吗?如果是,请抱抱我”。

自杀式恐袭者可以做到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状况下杀戮那些无辜的人,长期的仇恨在那一刻能让他们感觉到自豪,他们的公民权被剥夺了,就如同他们杀害的那些人一样不存在公民权。(下篇中具体说自杀式恐怖袭击)

但去人性化并不是恐怖主义和政治暴力的唯一原因。经济上的自私自利、国家安全面临的压力、转嫁人群不满情绪的需要等所有这些,以及其他原因都可解释冲突的发生。但强大的破坏性冲突不能仅以自私自利来解释,更深刻的非理性动机(及幻觉)不可避免的伴随着冲突的始终。

在解释恐怖主义和一般政治暴力中另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是“挫折-攻击理论”,它认为攻击行动发生于一个人目标受挫或被阻的时候。应用于恐怖主义的解释解释则认为:恐怖主义者的行为是“情感转移(投射)”的一种形式。人类用投射或转移的方式发泄不满是很有普遍性的,但它通常上升不到“主义”,最常见比如在单位生了气回家打孩子,这就是心理防卫机制在起作用。

被怀疑为巴黎恐怖袭击主谋的比利时男子阿卜德勒哈米德·阿巴奥德(Abdelhamid Abaaoud)是一名伊斯兰国战士,据称他在去年1月当局挫败了一次恐怖袭击计划之后逃到了叙利亚。那次被挫败的恐怖袭击针对的是比利时东部城市韦尔维耶。据纽约时报报道,有关追捕阿巴奥德、以及用空袭袭击未果的新细节提供的最新证据表明,那些参与巴黎袭击的嫌疑人中,有不少人是当局事先就知道的……

然而挫折-攻击理论顶多能做为一整套环节中的节点存在,它并不是动机根源。且它是从个人层次上去解释的,所以当它迈向社会或群体层次时无疑会面临困难。群体并不仅仅是个人的简单集合,团体动力经常能对个人发挥影响、改变个人在独自情况下做出的决策。于是情境论依旧占据主体。且不止恐怖主义,政治极端主义特别是种族灭绝式暴力,情境因素都能在其中起到驱使人们出现背离自身声称的价值的行为,路西法效应就是最经典的邪恶成因心理分析。

很多证据显示,恐怖主义者认为自己别无选择,不得不实施恐怖主义行为、用暴力对外部形成威胁,他们的行为是基于各种原因通过报复社会来表达对政治的极度不满和反抗。他们的确受到了基本归因偏差的反向作用:高估了自身行为源于情势需要的程度。不过在某些状况下确实没有太多选择,尤其是压迫性政治体系里,恐怖主义事实上是那些寻求改变的人们能采取的唯一的行为。极权对人权的无情镇压、对某些种族的歧视,不同意见无法表达,不得不诉诸政治暴力。

当下真正的恐怖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国际条件也是如此,基于对国内政治的不满和反抗而发生的个人恐怖行为,是个人表达对社会不满和反抗的极端形式。然而美国国安局用非法监听的方式“反恐”、中国对付维族人士的严打肃杀、宣传机构呼吁全国“警惕维人”,他们正在以“国家安全”为由趁机扩权,“反恐”之道已经变成了制造恐慌的问题本身。当国内强权专制和国际霸权主义相结合的“反恐”开启,恐怖主义行为将进入更疯狂的时代。

恐怖主义是可怕的,然培养恐怖主义的社会情境和国际体系更加可怕。

中国官媒经常这样报道,“新疆警方打掉某“暴恐”团伙,并打死/抓获**名团伙成员“。人权组织和流亡者则说,新疆暴力源于许多维吾尔人对中国控制新疆的宗教和文化不满,同激进组织无关。

IS不会是恐怖主义集团的终极版、纳粹灭亡也可能不是极端政治暴力的终结,如果根源无法解决,还将会有下一个更强大的恐怖主义集团出现、以及频繁不断的不形成集团的零散恐袭。

那么“根源”是什么呢?基于本文分析并认同的情境论,列举恐怖主义形成根源的情境因素,如果希望反恐能真正有效彻底,在打击已成型并强大起来的恐怖主义集团的同时,以下情境当引以为戒:

1、       缺乏民主、公民自由和法治

2、       失败国家或急速的现代化

3、       世俗或宗教类型的、极端的意识形态

4、       政治暴力、内战、独裁和侵略的历史先例

5、       霸权和权利不对等

6、       非法的和腐败的政府

7、       强大的外部行为体所扶持的非法政府

8、       严重的种族根源的歧视问题和经历

9、       国家本身排斥不同政见者和新兴社会阶层

10、   社会不公的经历

11、   高度强调意识形态、强调领导人个人崇拜

12、   触发事件

……

评论

Cialis Diario Viagra Vrai Acheter <a href=http://addrall.com>xenical</a> Propecia Tolerance Keflex Creatinine Amoxicillin Cure For Chlamydia

Acquisto Cialis Tadalafil <a href=http://purchasecial.com>generic cialis overnight delivery</a> Cialis Ohne Rezept Hamburg Como Tomar Compra Kamagra Female Cialis Online

Cialis 50mg <a href=http://corzide.com>buy viagra online</a> Cialis Todos Los Dias Amoxil Buy

冒个泡吧!

Plain text

  • 不允许HTML标记。
  • 自动将网址与电子邮件地址转变为链接。
  • 自动断行和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