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问题(一):互联网审查、决定权隐私和意识形态隐私

“无所谓,我也没说没干什么坏事”;“不就是监控吗?难道你还躲得过?老老实实过日子、谨言慎行就肯定找不上你”;“我没有隐私,光明正大”……这些说法在中文舆论中是很常见的。但隐私问题真的可以如此简单的无视吗? 

那些压制自由讨论的独裁专制国家在独裁时期结束后却发现自己很难向民主结构转变,这往往是由于这些国家中还没有出现一个私人化的空间,以及大多数人对隐私问题的了解和重视程度的堪忧 

开启新话题:隐私安全。本文先介绍两种有可能已经被你忽略的隐私权。

隐私问题——

隐私最普通的解释即:信息主题保留对信息传播的控制权。然而在互联网中则出现了其它类型的隐私,比如决定权隐私——即在不受阻挠的条件下做出自己决定的权利;还有意识形态隐私——即追求自己认为的美好和正确的生活方式,而不会被迫去符合他人理想的、规定的生活的权利。 

我们将强迫个人接受本国内部标准和其它标准,从而侵犯决定权隐私和意识形态隐私的做法称之为审查。这一议题一直是互联网热门话题,本文分头做解读,您将会理解到,当权者是如何通过窥探来征服人民的。 

决定权隐私——

上文中对此的简单定义“自己做决定的权利”或许会令人疑惑,字面上它更像是行为自由问题。有关决定权隐私最著名的阐述来自美国最高法院的一项判决,这一判决确立了妇女在美国堕胎的权利。它认为反堕胎法侵犯了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中有关正当程序条款所确立的隐私权——即当政府在剥夺个人生命、自由或财产时必须尊重其所有的法律权利的原则。在这一语境中,也许最好将决定权隐私看作是个人对其“不可侵犯的人格”的控制权的另一个方面——决定权是个人的私事,国家没有权利对其进行规制。

决定权隐私肯定会对网络世界产生影响,已经有很多相关案例出现。比如在中国,热门在线游戏之一《魔兽世界》被中国政府控制每次的时限为三小时,它们称是为防止年轻人上瘾。那些玩游戏超过三小时的人会发现,他们在游戏中的角色因为力量和能力的丧失而变得脆弱。他们必须等待五个小时后才能继续玩这个游戏。

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尤其是中国当局在近三年来层层深化的运动式净网中那些接连不断出现的专项管制,不论被解释得多么正当,其结果都是一样地削弱了决定权隐私。中国的评论人士习惯于从每一种“专项管制”的后果去解读为什么没必要和邪恶,这种就事论事的写法似乎出稿率比较高,因为管制政策经常出现,但受众却很难从中体会到隐私层面的被侵犯,以及其后果,也难以形成公民意识的积累

意识形态隐私——

意识形态隐私是不受干涉地持有自己意见的能力。在西方民主国家,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持有何种宗教或政治观点是他自己的事,然而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至今并非如此。同样,在反恐战争的背景下,一些民主国家的政府对困扰互联网的极端主义和少数人利益感觉恐慌不已,特别是在网络上存在的一种很强的无政府主义倾向。 

还有一个危险在于很多人可以使用互联网过滤掉那些反对意见,从直觉选择只读取符合自己认知的内容,它们往往是对新闻和文化的煽动性解释。换句话说就是,互联网宣传的效应很可能只是加深吸引原本就有可能认同的人(帮助宣传者找到他们),而不是令反对者改变意见,后者的效果基本较差。这就是你经常能看到一系列疑似盲从、无知的情绪化冲动表达甚至行为的媒介背景。 

从哥特式虚无主义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都不是通过政治途径(因为通过这种途径他们会遇到各种替代性或相反的观点),而是通过直接或暴力的方式与世界发生互动。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2007年,美籍土耳其记者Dink遭到一位少年的谋杀,因为这位少年看到了有关Dink的虚假报道后误认为他侮辱了土耳其人。中文舆论中对伊斯兰教咬牙切齿的表达并不奇怪,它来自媒体天然性片面所绘制出的图景 

有关言论自由问题是所有交流形式中最为迫切的问题,但网络论坛更容易吸引的是那些极端和非标准观点,其部分原因在于网络上发表意见的障碍非常小——种族主义和极端主义分子很难在正规媒体上发表他们的意见。还有其他原因涉及传播心理,由于互联网更多采用的是文字沟通,限制了非语言信息的感染力,人们只能选择通过强化语言力度来形成吸引力。 

有关压制的意识形态——

就网络隐私而言,意识形态起着两方面作用。意识形态隐私往往会受到威胁,并且威胁这种隐私的人通常会使用意识形态方面的理由来证明其行为的正当性

有关隐私是自主权的必要条件的自由主义观点是西方国家长久以来的共识,并且被庄严的载入了美国宪法。但这种观点遭到了各种不将表达自由或无限制的行为自由看作最高价值的意识形态的反对。 

这些压制性的意识形态也不完全都是愚蠢的,它们中存在基于特定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完全合理的解释,尽管它们最终不能为大多数网民所认可。“万维网”的概念意味着它将是全人类所共享的一种资源,但并不是所有人类都具有开放和自由的理想,完全可以预料互联网会受到欢迎也同样会受到抵制。 

下面介绍三种典型的、有关隐私的非自由主义观点:中国的民族主义观点、新加坡的实用主义观点、伊斯兰世界的宗教背景观点。

——中国——

中国得益于从法家到墨家、从佛教到道教等各种社会和政治学说,但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流派也许应该算儒学——它是一种试图在社会公正与不平等、等级化并且往往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之间达成某种平衡的、高度社会化和世俗化的学说。孔孟时代的思想家都试图在免于颠覆的情况下建立某种秩序。 

中国哲学的发展路径与西欧不同在于,中国人趋向将现实理解为一系列的关系,而欧洲人将现实理解为一系列的实体。这自然会导致一个结果:中国人注重在独特的关系网络中寻找自己的身份,而往往忽略具体人或物本身的各种属性。而后者就是欧洲的世界观,它使得隐私问题更加容易理解——既然有关物体和人的重要属性并不取决于外部影响,那么我们会很容易想象这些影响被排除的情况。 

然而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将一个物体或人从周边环境中孤立出来,就会切断其与环境的联系,从而破坏其“重要属性”。

曾经有一位畅销书小说家说过,“privacy”这个词很难翻译成汉语,他好几次都难倒在这个词上。就像西方文化一样,中国发展出许多不同类型的“公/私”区分,比如公共利益/私人利益、公德/私心、公开/私下等。但总的来说,“私”这个字被中文包含进很多负面的含义,相比下“公”则被人们广为赞许,“私”似乎暗示着一个秘密、地下和不道德的世界。 

另方面,在中国,“私”所关注的焦点可能超过了个人,它可能是指某个基于血缘的宗教的事务。在这种情况下,旨在增加宗教利益的私人活动就被看作是让祖先在天之灵高兴的事情,因而“会得到他们的保佑”。祠堂、庙堂骗钱的故事就不讲了。

文革后,80年代开始中国走上了一条特殊的“改革之路”:经济上实行市场化,在这个具有传统资本主义社会的部分而绝不是全部特征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用于消费的私人空间被创造了出来,但是许多中国人都认为这一私人空间是空洞而冷漠的。也就是哈金的小说《等待》的结尾部分所暗示的那样。

——新加坡——

新加坡是夹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两个区域大国之间的面积不到700平方公里的城市型国家,在历史上,它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友好。新加坡也是个多民族国家,其中华人占据76.3%,马来人占13.8%,剩下的是印尼人,主要是泰米尔人。自独立以来,确保其周边不受外部侵犯和防御内部种族冲突就一直是该国的核心政策。 

概念上看,它应该算一个民主国家,因为定期举行选举,然而,其执政的人民行动党通过自行设置的法律障碍和控制媒体,牢牢把握了这个国家的政治生活。自独立以来的所有选举中,人民行动党都轻松取得了胜利,反对党所赢得的议会席位一直寥寥无几。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是难以想象的,在新加坡却能被人们所接受,因为人民行动党为这个国家提供了安定和繁荣。

政府提供的“安全”的手段就是经济增长——它可以保证执政党的合法性、缓解种族矛盾,并为有效的国防提供资金。其结果便是,这个国家为实现上述政治管理而牺牲掉了很多东西。

在西方人看来,新加坡如同一个杂交的怪物:它是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它举行自由公正的选举,它的政府是负责的,政府中很少发生腐败现象,但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对公众舆论表达的控制,新加坡在总共167个国家的“新闻自由指数排名”中位居140位左右。它实际上是个一党专制国家,或许可以称其为“非自由民主国家”

根据新加坡政府的观点,为了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繁荣,隐私是可以被牺牲掉的东西。

这是个家长制资本主义制度,一方面,新加坡有充足的私人空间、私人权利和安全,但另一方面,那些被认为违反有关“良好社会观念”的行为自主权受到严重压制。个人意见没有隐私性,媒体甚至互联网都受到“媒体发展管理局”的监视。人们在对政党提出批评的时候需要小心翼翼、掌握分寸。

——伊斯兰——

讲述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提示的是:谨防有关存在着一类具有固定特征的伊斯兰文化的假设——伊斯兰世界从摩洛哥延伸到印度尼西亚,并且有大量穆斯林做为少数派生活在非穆斯林社会中,因此伊斯兰世界是千变万化的。尽管如此,为了讨论当前的问题,我们还是需要将伊斯兰世界做一些适度概括性的描述。 

在伊斯兰世界中,隐私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价值,例如《古兰经》上对信徒们说,“妻子就像你们的衣服,正如你们也像她们的衣服”。换言之,家庭单元就像一个人的衣服一样,是划分私人空间的一个微环境。但是伊斯兰隐私具有公共方面,并且穆斯林可以将西方人看起来属于公共性质的空间转换为私人空间——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信徒在每日数次祈祷期间可以在世俗空间划出一个面向麦加的神圣空间。 

许多评论都在告诫我们,不要将传统的西方观念——公私、正派无耻等——强加于伊斯兰世界。

在伊斯兰世界的大部分地区,隐私是与住宅和家庭相联系的。近年来很多这一话题的讨论都集中在妇女待遇及戴面纱的习俗上。面纱也建立了一个保护妇女免受陌生男人注视的隐私空间。然而这往往被女权主义者看作是一种控制手段,一种男性利用隐私使女性边缘化的工具,但直到如今,这个议题依旧存在争议。例如,面纱也可以是一种表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方法;曾经有位美国学者认为,面纱实际上是女权主义的大胆表白形式和反抗殖民主义传统的标志。虽然这一说法难以获得大范围认同,但面纱的确被一些女孩子用来赢得男孩的尊重,在诸如法国穆斯林聚集的社区和其他欧洲相对贫困地区,尤其如此。

另方面,一位伊斯兰理论家拉马丹曾经争辩说,虽然妇女戴面纱在形式上是自愿的,但实际上却是被强制的,通过这种方法“向妇女们宣传伊斯兰教义的做法,与不事先实行必要的改革、而在社会平面上适用一系列奖惩规则的化约主义异曲同工”。

换言之,意愿和控制是批判有关戴面纱的习俗究竟是妇女的隐私,还是对妇女的压迫这一问题的关键。沙特阿拉伯禁止妇女进入在超市中售卖CD的区域的做法,肯定不是为保护隐私,而是为限制妇女获得有可能包含不道德内容的流行音乐和电影。中国政府强制维族妇女摘掉面纱的做法剥夺自主选择权、是侵犯性的。

当保守的伊斯兰文化——这种文化中隐私起着关键性作用——遭遇无拘无束的互联网时,冲突便难以避免。 

(下篇中将介绍审查监视,并讨论解决方案)

——未完待续——

评论

Kamagra In Thailand Levitra Generico Torino <a href=http://orderviapills.com>viagra</a> Cialis En Europe

冒个泡吧!

Plain text

  • 不允许HTML标记。
  • 自动将网址与电子邮件地址转变为链接。
  • 自动断行和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