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下的独立媒体

文/
Anonymous (未验证)


文/黄俊邦

雨伞运动至今超过一个月,为文之际。坊间广传警方准备在星期四清场,结果难料。然而无论如何,“香港已经不再一样”。

香港的媒体生态亦然。

笔者上周应教协民主教室的邀请,到金钟占领区谈雨伞下的新媒体,谈着谈着,其实发现力不从心,我们还没有好好整理运动以来媒体生态的变化,甚至是独媒(香港独立媒体)自己本身的变化。虽然在教室上“讲到乱晒”,不过听众都兴趣满满,热烈提出问题。本文尝试系统一点,写下运动以来的一点想法及经历。

网络媒体关注度激增

最明显的变化,是各个网络小媒体在facebook的关注度,有爆炸性上升。截至今日(11月12日),《香港独立媒体网》专页运动爆发前,专页点赞数为18万,目前则为39万。点赞上升幅度大增的另外两个媒体为《热血时报》及《SocRec社会记录协会》,分别由约6万及5万上升至26万及18万。学民思潮创办,延续主场新闻包装新闻运作模式的《破折号》亦有近10万点赞。某些主流媒体facebook守专页,也有不少的升幅,如《苹果日报》、《明报即时新闻》等。

较为简化的解释原因,自是因为这些媒体“撑占中”,当然这不能完全解释一些同样是“撑占中”但点赞数并无大增的网络媒体。综合上述几个网络媒体运作模式,不难发现一些共通点。

一)即时报导运作模式成熟。三个媒体无一不是专长于大型游行集会的即时报导,在运动爆发前早已熟习这种运作模式。现场记者在现场以电话拍摄,报料或直接在专页刊出。《独媒》、《热血》及《破折号》均会以“炒台”及“炒稿”,即收看各大电视台直播cap图及整理其他媒体的报导。因为没有主流网上媒体多层编审的秩序,并综合了面书、前线记者、电视即时的资讯。无论速度、内容及完整性均比其他媒体快、多及高。

二)以即时为主的生产模式。报纸始终是报纸,前线记者须考虑翌日出纸的内容,即时新闻的重要性较次,至少是与大稿同样重要。然网络媒体极少“keep古”,“有野即刻出”是网络的原则。市民渴求运动发展的最新消息,网媒生产模式很能配合这个需求。

三)Facebook“霸权”。市民特别是年轻一代,愈来愈少每日固定观看某一份特定的报章,转以facebook作为主要接收资讯的平台。网络媒体无一不是依赖facebook,吸引读者到网站浏览。即便有自己的网站,包括《独媒》在内,很多内容甚至只能在facebook专页上才能看到。习惯于如何在facebook令更多人看到内容及如何“配图出字”(好听一点是面书推广技巧,难听一点则是“唉LIKE”),是网媒在facebook上的优势。

网媒,其实好豆泥

虽然市民对网络的认识是多了,亦更习惯阅读网媒,但网媒们的“硬实力”仍是相当“豆泥”(泡泡注:粤语“豆泥”意为微不足道,指像“豆”“泥”一样微小平凡之物,不受重视),与facebook中展现出来的气势及影响力,完全不成正比。笔者在此略谈《独媒》所面对的问题。

一)人手。目前只有两位专职,负责组织义工编采新闻并管理网站和facebook内容,其中一位更是在十月中才加入。9月22日大专罢课开始,《独媒》编辑部将人手分配成两更,由早上约十时开始至晚上十二时,跟进罢课新闻。学联及学民思潮发起“重夺公民广场”当晚起,编辑部须二十四小时运作,将每更由八小时延长至十二小时或更多,笔者在运动初期曾连续三日不曾走出办公室的大门。

运动展开约一星期后,编辑及记者团队的精神体力其实已是强弩之末,因此《独媒》在运动中期至今,很多时都“跟甩”,无办法如运动爆发时紧贴最新消息。没有财力聘请全职员工,根本不能保证新闻的生产日程,义工亦常常流失,亦要重新培训新义工。

二)网络攻击。警方发射催泪弹的同时,估计是来自内地的网军亦同时“开工”。《独媒》网站在9月28日被完全攻停,网站要暂时离线抢救,直至三日后才重新有限度运作。在这期间,协助《独媒》的网络公司几乎用上所有工程师应付攻击,部份技术人员甚至收到黑客的恐吓,《独媒》需要大幅增加维护网站的开支。大规模的攻击直至近期才有所减缓。

三)内容。《独媒》近年一直以来的方向均是,投放更多人手及资源去生产自己的内容。何谓自己的内容?便是自己记者采访的内容,尽量减少“炒台”及“炒稿”。为何重要?因为如网媒只是依赖“两炒”,某些主流媒体没有报导或有报导但不详细的新闻,我们便会同样错过。专注“两炒”是网络常见的内容生产方式:以最低成本换取最多内容及LIKE的方法,但这样并不健康。

因此我们坚持向自己生产报导这个方向发展。然而一些现场採访技巧及深入调查报导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训练出来。

未来,如何应对?

老实说,《独媒》仍未好好整理今次运动所带来的变化。

感谢在运动期间向《独媒》提供文章、图片及线索的所有读者,这个经验十分有趣,体现了“人人都是公民记者”的力量,希望稍后能另文再谈。运动期间我们并无筹款,但每日都会收到数额不等的捐款,非常感谢。

本星期六,我们会举行“网络公民大奖”颁奖礼,大奖早在今年初开始筹备,望能推动香港公民记者的发展。雨伞运动的经验,公民记者的参与已超乎我们想像,当然,我们希望延续下去。当日会有讲座,谈《新媒体 新可能》,大家有兴趣也可以来。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香港独立媒体

评论

24 Hour Canadian Pharmacy <a href=http://bmamasstransit.com>buy generic cialis</a> Amoxicillin Liquid Side Effects Poop

冒个泡吧!

Plain text

  • 不允许HTML标记。
  • 自动将网址与电子邮件地址转变为链接。
  • 自动断行和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