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 Lin

所有文章

警惕微妙的劝导术:伪真相——新闻机构和读者皆需谨慎

大众媒体也许不能让人想其所想,却惊讶地做到了让人们思其所论。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这种不同视角很可能取决于那些作者、编辑和网络信息发布者每天给我们描绘的图景…

不论是性侵传闻还是金重齐案,都有媒体在报道这些传闻的时候不加深究,仅凭网络搜索来的信息汇集成篇。当然不否认中国的封锁管控令外媒难以接触到可靠渠道,但在未确认之前应该将无法确认的细节讲清楚,而不是以想象力去充实你的story…[劝导术5;伪真相]

更多

警惕微妙的劝导术:“宣传即侵略”——埋下诱饵 乖乖上钩

稍微注意下就能发现,互联网舆论场中密布着各式各样且乱七八糟的类推和隐喻,它们甚至是有些不擅理论的写手引以为傲的特色。这一片嘈杂中,某些有计划的劝导大可信马由缰……

提问题就是一种微妙的前期劝导。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能给其他问题下定义、可以委婉地道出“正确答案”,或引导人们的思维方式。“绝不要提你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劝导术四:宣传即侵略

更多

警惕微妙的劝导术:影响力强大的措辞和想象中的“美女”

语言被人们下意识用来对各种信息划分归类,也正因此,语言具有强大的劝服力量。当人们在用“一个90后的小女孩怎么可能颠覆国家政权”这句话刷屏的时候,一个标签就确立了……
宣传者描述一个事物,给其打上标签,下个定义,做为信息的接收者只要认可了这种界定,那么在进入辩论之前就已经达成前期劝导了。
关键字:南海仲裁、赵威
继续[微妙的劝导术 三]

更多

警惕微妙的劝导术:互联网上的认知吝啬鬼和理性化怪圈

一种常用来辨别宣传的方法是:令受众惬意和愉快的程度…如果你发现自己即刻便喜欢上了演说者,或许意味着你得到的并非真理,可能仅是富有效力的宣传。

宣传者是如何掌控人们情绪的?纯粹抹黑的目的是什么?撞上南墙的人更不容易回头,啥道理?理性化怪圈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危害?
[警惕微妙的劝导术2:互联网上的认知吝啬鬼和理性化怪圈]

更多

警惕微妙的劝导术:政治宣传和大众劝导——你可能没意识到的信息陷阱

人类的思考有种惯性,一有机会就去选择心理认知捷径以保存认知能量,并且不断为自己的思想自圆其说,好让它们看起来更合理。于是宣传者喜欢研究能让人们产生偏见和情绪爆棚的策略,以利用人的两种基本倾向:认知捷径和自圆其说。

一条信息劝导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信息接受者如何读它,并作出怎样的回应,这种回应因个体、环境及信息自身吸引力的不同而改变。有些情形里,人们的判断力会被恐惧、希望和不安全感等情绪雾化…以赵威事件舆论冲突等话题为例,开启新议题:[警惕微妙的劝导术]

更多

互联网人际传播四:细节技巧和四步策略给传播增值

更有甚者能暗示目标受众自我说服——这不是推荐的策略,它多半用于需要被警惕的传播(影响),比如有目的的政治游说、心理逼供、催眠。它含有极权主义特征和狡骗的元素。

网络媒体依旧保持着传统平煤的精英代言人形象,然而精英们并没能适应网络时代的公众思维习惯——这一媒介的基础特征是反权威、无中心,脱欧公投结论与此前的媒体舆论立场截然相反,所谓理性劝导输的一塌糊涂,值得反思的东西很多。

更多

互联网人际传播三:改善认知和自我 提升传播效率

调查显示,不少理论人士有这样的困惑:“这些早在数年前我已经论述清楚的议题,为什么如今还被如此多人当作新鲜并一无所知”。发布是完成了 也刷屏转发了,但没能形成有效的影响,智识发挥作用的渠道被堵塞。尤其在这样一个信息泛滥的年代,能让人们在一片嘈杂中听到你是很难的,记住你就更难,人际传播不仅是必需的技巧,也是提升政治效力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
继续话题[互联网人际传播]三:改善认知和更充分的自我能帮你在传播中提升效率,具体怎么做?

更多